位置:首页 >规章制度 > 校内文件

吉林农业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吉林农业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吉农大字〔2005〕305号(2015年修订)

     为认真贯彻执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和《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文件精神,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现结合我校实际,提出以下具体意见:

一、牢固树立教学工作中心地位,进一步落实本科教学工作责任制

1、教学工作始终是高等学校的中心工作,本科教学工作是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主体和基础,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学校的生死存亡,抓好本科教学是提高整个高等教育质量的关键。全校各级领导、教师和管理人员必须牢固树立“教学是立校之本”的观念,各部门、各学院必须高度重视教学工作,正确处理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的关系、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的关系,把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建设教学研究型大学的重要任务抓紧抓好。

2、为保证本科教学作为中心工作落到实处,学校将进一步强化校、院两级本科教学工作责任制,并将本科教学工作纳入各单位和个人年度工作考核内容。学校党政一把手是教学质量的第一责任人,主管教学工作的校领导是学校本科教学质量的直接责任人;学院的党政一把手是学院教学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学院分管教学的院领导是学院教学质量的直接责任人。

3、定期召开本科教学工作会议,着力解决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二、进一步加大教学投入,不断改善办学条件

1、办学经费优先保证本科教学。学校学费收入中用于日常教学的经费不低于30%,用以保障教学业务、教学仪器设备修理、教学差旅、体育维持等基本教学经费,并保证年生均教学经费的投入逐年递增。

2、进一步加大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力度。遵循高等教育、教学规律,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本着高水平、高起点、高标准、综合化的原则,建设教学型、科研型、开放式、质量高、技术新、有特色的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坚持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的方针,改革教学模式,发挥实践教学基地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功能,使实践教学基地成为高新技术成果的汇集点,使其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农业生产方式和技术运用等方面具有先进性、典型性、示范性和辐射性。

3、重点加大对教学配套设施建设的投入。一是加大对教学图书资料的经费投入,使教学图书资料每年能保持一定比例的更新;二是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加强数字校园、数据中心、现代教学环境等信息化条件建设。三是加强多媒体教室、语音室等教学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教学条件;四是加强体育场馆和设施建设,使体育设施和器材更好地满足学生开展体育活动的需求。

三、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规范教学管理,确保教学秩序稳定

1、积极稳妥地推进学分制。根据高等教育规律,充分考虑农业院校的实际,不断完善“弹性学习年限”、“调转专业”、“辅修专业”和“自主选课”等规定,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发展。

2、不断完善考试管理制度。严格考试管理,严格评分标准、严肃考风考纪,坚决遏制考试作弊现象,对于违反学校纪律的学生,按照相关制度严肃处理。

3、继续完善教学督导制度。学校继续聘请师德高尚、甘于奉献,威信较高、具有丰富教学实践和管理经验的高级职称专家组成教学督导组,重点对教师教书育人、教学管理和教风、学风建设等进行督导。

4、建立和健全教学管理信息反馈制度。教学管理信息反馈制度主要包括:学生信息反馈制度,教学督导信息反馈制度,中期教学质量检查信息反馈制度,各级领导听课反馈制度等。学校将充分利用教学管理信息反馈制度,及时发现教学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以便采取适当措施予以解决,不断强化教学管理。

四、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可持续发展的教师队伍

1、继续把教授、副教授为本科学生上课作为一项基本制度,大力提倡教授上讲台。在专任教师中,教授、副教授每学年至少为本科生讲授一门课。如无其他特殊原因,连续两年不服从学校安排讲授本科课程的,不再聘任其担任教授、副教授职务。

2、鼓励优秀教师为本科一年级学生上课。倡导知名教授开设新生研讨课,激发学生专业兴趣和学习动力。

3、进一步加大教师培养力度,继续强化青年教师导师制,各学院积极为新上岗教师及转岗教师配备导师,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落实责任制。规范和完善青年教师从事助教工作的制度。每年继续选派部分教师攻读学位、进修或培训,使教师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4、加强教师基本功训练,提高教师教学技能和水平。重视教师教学基本功的培育和建设,加强对教师备课、教学准备、课堂教学、课外辅导、指导实践等各环节的管理和培训,努力从全方位、多角度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5、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教育教学研究,并将取得的成果与教师职称评聘挂钩。学校将进一步加大教学改革经费的投入力度,继续完善教育教学成果奖励制度。

6、实行教学质量一票否决制,学校将建立教师教学工作档案,将教师教学质量综合评价结果作为教师晋升职称、评奖评优的依据。

7、加强师德建设。教师要忠诚于高等教育事业,教书育人、立德树人,把主要精力投入到人才培养和教学工作中。对在教书育人方面表现突出的教师,学校将给予表彰。

五、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本科专业结构,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

1、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加快本科专业结构调整工作。以优化专业结构、夯实专业办学基础、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重点,构建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的结构合理、数量适宜的专业布局,使各专业办学条件均达到或超过国家评估标准。

2、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学校办学优势和特色,探索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和个性心理品质,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培养基础扎实、视野开阔,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强的研究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3、坚持课程体系结构与内容整体优化。正确处理好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素质拓展课程间的知识整合与衔接,加强课程之间逻辑结构上的联系和综合。加强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建立相对独立、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实践教学内容的综合性与前瞻性。加强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结合与互动,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

4、建立优秀教材奖评选机制,鼓励使用高质量教材。对国家级、省部级优秀教材获奖者,学校将予以奖励。学校鼓励教师选用近3年出版的国家级规划教材。同时,将建立教材编写、评价和选用制度,坚决杜绝低水平教材进入课堂。

5、适度增加双语教学课程的数量,进一步提高双语教学课程的质量。学校鼓励教师采用双语教学,对双语教学立项和教师进修给予政策倾斜和经费资助。对于暂不具备直接用外语讲授条件的专业,可以对部分课程先采用外语教材、中文授课,分步到位。

6、以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为突破口,着力提高大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学校鼓励教师推广和使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成果,大力推进基于计算机和校园网的大学英语学习,建立个性化教学体系,切实提高大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

7、不断推进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充分利用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加大教学信息化建设力度,推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进一步加强校园网络课程平台建设,以精品课程为先导,深入推进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及受益面广的专业课程的网络化。

8、鼓励教师大胆探索和实践,开展启发式、探究式、问题式、案例式教学;在不降低要求的前提下,鼓励教师进一步改革考核方法,采取多样、灵活而有效的考试方式,注重学习过程考查和学生能力评价。

六、大力加强实践教学,推进实践教学改革,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1、进一步加强实验教学。在实验教学中,鼓励教师更新实验内容,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进行实验讲解和演示,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应达到90%以上。

2、进一步强化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的规范管理和质量控制。学校将依据教育部关于加强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通知要求,进一步完善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条例,并着重从选题、调研、开题报告、实验、答辩和评分等毕业论文(设计)环节加以规范和管理。学校继续进行应届本科毕业生优秀论文(设计)评选表彰工作。

3、加大生产实习教学环节改革力度。结合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适量增加实习教学环节,鼓励学生深入生产一线,在生产和实际工作现场接受训练和教育,在生产实际和工作实践中学习。同时进一步规范生产实习教学环节的考核工作。

4、加强大学生科研工作,创造条件使大学生较早地参与科研和创新活动。学校积极筹措资金,加大大学生科研和创新基金投入力度,使大学生较早地参与科学研究和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支持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

七、完善大学生素质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全面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方案,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及时修订教材和教学大纲,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改进教学方法,把教材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增强教学实效。加强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实施立德树人工程,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科学化水平。增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关心学生心理健康,开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加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教育,推动学雷锋活动机制化常态化。推进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

八、本意见自从公布之日起实行,学校原有关规定与本意见不相符合的,以本意见为准。

发布单位:吉林农业大学教务处 发布时间:2018-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