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规章制度 > 校内文件

吉林农业大学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实施方案

吉林农业大学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 见》(国办发〔2017〕95 号),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的通 知》(教高厅函(2020)16号)、《关于印发<吉林省现代产业学 院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吉教联〔2021〕7号)要求,加快 推进学校主动对接吉林省产业发展需求,促进教育链、人才链 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在学校“四新”建设整体框架下,为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结合学校实际,现制订吉林农业大学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实施方案,具体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按照《吉林省“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建议》《关于加强新农科建设的意见》精神,紧密对接吉林省东中西三大板块发展布局和“一主六双”产业空间布局,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根据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目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突破传统路径依赖,适应新的发展格局,充 分发挥产业优势,深化产教科教融合,着力推进“四新”建设,探索实施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模式,完善人才培养协同机制,培养吉林省产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二、建设原则

    (一)坚持育人为本,创新发展。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提升“智慧+全产业”人才培养能力为核心,推动学校人才培养供给侧与吉林省产业需求侧紧密对接,促进“四新”建设 有力支撑产业发展,构建高校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互相协 作、优势互补、资源整合、开放共享的协同育人体系,培养符 合吉林省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创新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实现现代产业学院可持续、内涵式创新发展。

    (二)坚持扶优扶特,优势发展。

    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支持农学、菌物科学与工程、园艺、植物保护、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技术、生物工程、粮食工程、动物医学、动物科学、水产养殖学、家政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农林经济管理、农 业资源与环境、中药学、中药资源与开发、动物药学等国家级、 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以及智慧农业、智能农机装备、农药化肥 等新兴专业,紧密对接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以培 养产业所需的应用型人才为主,形成优势特色学科专业与对应产业的强强联合,优势发展。    

    (三)坚持产教融合,协同发展。

    探索“校企联合”“校所联合”等多种合作办学模式,充分发挥学校与地方政府、涉农科研院所、行业协会、企业机构等双方或多方办学主体作用, 加强产业、教育、科技资源的统筹和部门之间的协调,推进共同建设、共同管理、共享资源,将人才培养、教师专业化发展、 实训实习、创新创业、科技创新功能有机结合,促进产教融合、 科教融合,打造集产、学、研、转、创、用于一体,互补、互利、互动、多赢协同发展的实体性人才培养创新平台。

三、建设目标

“十四五”期间,紧密围绕学校“四新”建设,依托现有 优势特色专业,聚焦“智慧+全产业”,对接吉林省支柱产业、 新兴产业和特色产业链,本着“培育一个,建设一个,认定一 个,推荐一个”原则,与吉林省相关产业、地方政府、科研院 所、行业企业等共建校级现代产业学院10 个左右,力争建成省级现代产业学院2-4个、国家级1-2个,充分发挥产业优势,深化产教科教融合,打造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企业服务、创新创业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示范性现代产业学院。

四、建设任务

强化校政企共建共管,加强粮食、食药用菌、园艺特产、 种业、生物、农产品加工等领域或产业建设,助力农特产品与食品加工产业发展;加强长白山道地药材、生物药等领域或产业建设,助力医药健康产业发展;加强动物(水产)养殖、兽医兽药等领域或产业建设,助力畜牧业产业发展;加强智慧农业、农业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农业数字经济、农业新能源、智能农机装备等领域或产业建设,助力农业现代化发展;加强农产品现代物流、金融等领域或产业建设,助力农业农村经济发 展;加强家政、养老、社会工作等领域或产业建设,助力康养与生活服务产业发展。具体涵盖六方面任务。

(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面向产业转型发展和经济社会 需求,以强化学生职业胜任力和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以提高  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为重点,深化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合作,  创新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方式方法、保障机制等。鼓励  打破常规对课程体系进行大胆革新,探索构建符合人才培养定  位的课程新体系。推进“引企入教”,推进启发式、探究式等  教学方法改革和合作式、任务式、项目式、企业实操教学等培  养模式综合改革,促进课程内容与技术发展衔接、教学过程 生产过程对接、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融合。协调推进多主体 间开放合作,整合多主体创新要素和资源,打造产教深度融合、多方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提升专业建设质量。

围绕吉林省重要产业发展方向, 着力推进学校新农科、新工科、新文科、新医科融合发展,主 动调整专业结构,深化专业内涵建设,推动优势特色专业集群 式发展。紧密对接产业链,实现多专业交叉复合,支撑同一产业链的若干关联专业快速发展;依据行业和产业发展前沿趋势,加强建设推进农业现代化急需的本科新专业,探索本科专 业创新发展的建设路径;推进与企业合作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 员会,引入行业标准和企业资源开展实质等效的专业认证,提高专业建设标准化、国际化水平。

(三)开发校企合作课程。

引导行业企业深度参与课程建 设和教材编制,设计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加快课程教学 内容迭代,关注前沿行业创新链条的动态发展,推动课程内容 与行业标准、生产流程、项目开发等产业需求科学对接,建设一批高质量校企合作线上、线下、线上线下结合等形式课程、教材、案例集。以行业企业技术革新项目为依托,紧密结合产 业实际创新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增加综合型、设计性实践 教学比重,把行业企业的真实项目、产品设计等作为毕业设计 和课程设计等实践环节的选题来源。依据专业特点,使用真实 生产线等环境开展浸润式实景、实操、实地教学,着力提升学 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有效提高学生对产业的认知程度和解决复

杂问题的能力。

(四)打造实习实训基地。

基于行业企业的产品、技术和 生产流程,创新多主体间的合作模式,构建基于产业发展和创  新需求的实践教学和实训实习环境。统筹各类实践教学资源,充分利用行业龙头企业、科技产业园等优质资源,构建功能集 约、开放共享、高效运行的专业类或跨专业类实践教学平台。通过引进企业研发平台、生产基地,建设一批兼具生产、教学、 研发、创新创业功能的校企一体、产学研用协同的大型实验、实训实习基地。

(五)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

依托现代产业学院,建立选 聘行业协会、企业业务骨干、优秀技术和管理人才到学校任教 的有效路径,完善产业兼职教师引进、认证与使用机制。加强 教师培训,共建一批教师企业实践岗位,重视工程型师资队伍培养,建立产业学院教师工作室(坊),开展产业学院内部师资交流、研讨、培训等,将产业学院建设成为高素质“双师型” 教师培养培训的重要载体。开展校企导师联合授课、联合指导,推进教师激励制度探索,打造高水平教学团队。

(六)搭建产学研服务平台。

加强与产业领军企业等各方 资源整合,共建菌物、参茸道地药材、农产品加工、兽医兽药、 智慧农业、智能农机装备等联合实验室、技术研发中心等,发 挥学校人才与专业综合性优势,围绕产业技术创新关键问题开 展协同创新,推动应用科学研究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促进产业 转型升级。强化校企联合开展技术攻关、产品研发、成果转化、 项目孵化等工作,共同开展重大应用课题研究,产出一批科技 创新成果,提升产业创新发展竞争力。大力推动科教融合,将 研究成果及时引入教学过程,促进科研与人才培养积极互动, 发挥产学研合作示范作用,提升服务吉林省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五、 建设条件

学院应在确保已经或即将具备以下条件下方可进行立项,并须按照周期和要求进行建设完善。具体如下:

(一)符合学校整体办学目标,“四新”建设、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以及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需要的专业及专业集群;

(二)人才培养主要专业与区域产业发展具有高度契合性,相关专业已经列入“国家级一流专业”“省级一流专业”和学校优势特色专业建设范围,具有相对优势;

(三)相关产业列入区域发展整体规划,参与的企业主体 参考产教融合型企业相关要求,在区域产业链条中居主要地

位,或在区域产业集群中居关键地位;

(四)具有相对稳定的高水平教学团队;

(五)相关企业主体参与的兼职教师人员,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数量不低于学校专职教师的数量;

(六)加强产教融合,实践教学学时不低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总学时的30%;

(七)具有相对丰富的教学资源;

(八)初步形成理念先进、顺畅运行的管理体系;

(九)具备相对集中、面积充足的物理空间,具有稳定的经费用于日常运行。

六、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保障。

现代产业学院实行理事会(董事会) 办学,理事会(董事会)负责对产业学院办学中重大问题进行 审议、决策、检查、指导、咨询、监督、支持和协调作用。现代产业学院设院长1名,由学校产业学院牵头学院的院长兼任;副院长若干名,其中至少一名副院长由企业方人员担任。产业 学院下设办公室,并配备专门管理人员负责产业学院的运行管理。

(二)加强政策保障。

学校将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工作作为 学校教学改革发展重点任务,在政策制定、资源配置等方面予以倾斜,带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三)完善条件保障。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整合校内外教 学资源,完善教学仪器设备、实习实训基地等条件建设。加大经费投入,给予一定经费支持,保障现代产业学院的正常运行。

(四)提升运行保障

现代产业学院应科学编制建设方案、 制定章程,规范运行,要与共建各方及时签订合作协议,保障  切实开展协同育人工作。申报省级、国家级示范性现代产业学  院时,应在规定时间内(一般为申报年的前一年年底)正式挂牌  成立,独立组建且正式运行时间不少于半年,确保完成至少一 个学期教学任务。学校将加强对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及运行的科 学指导,组织开展产学合作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及时总结 推广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的成功案例和经验,促进产学合作可持续发展。

                                                                            2021年4月23日

发布单位:吉林农业大学教务处 发布时间:2021-04-23